登澳門塔與天空對話、駐足大三巴看時光變遷、漫步葡式老街品萬千風味……無限精彩與樂趣寫滿游客期盼。當前,澳門旅游業不斷邁出疫后復蘇的回暖步伐,以全新旅游體驗持續引客來澳、盤活旅游經濟,向世界展現多彩魅力。
多年來,澳門特區政府持續優化人才發展策略,在加強培育本地人才的同時,實施更加開放和科學的人才引進政策,著力構建澳門人才“儲備池”,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和社會可持續發展,為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注入源源活力。
“澳門的海對面,海對面是橫琴;橫琴的海對面,海對面是澳門;澳門相望,相望橫琴,一衣帶水毗鄰!闭驹谛缕瘘c上,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從起筆著墨到逐浪潮頭,正推動珠澳合作朝著更高層次、更多領域、更高水平邁進,為澳門長遠發展開辟新空間、注入新動能。
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,國泰民安是人民群眾最基本、最普遍的愿望。筑牢國家安全屏障,澳門發展才能更具活力,在“一國兩制”方針指導下,澳門繼續完善維護國家安全工作,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,共筑“中國夢”,創造新未來。
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、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,也是新時代推動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要支點。在“一國兩制”方針下,澳門將發揮獨特優勢,涌流科創活力,深化創新創業合作,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注入新動能,拓展新空間。
藍圖繪就,前景可期!稒M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》為粵澳兩地深化合作帶來新機遇,澳門立足于四大產業,結合自身優勢發展多元經濟,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進程中,勇立潮頭,彰顯澎湃實力。橫琴粵澳,共奏華章,演繹繁榮昌盛的時代篇章。
2021年是中國和葡萄牙建立外交關系42周年,在中葡雙邊關系及其他葡語國家的多邊關系中,澳門因語言和文化等獨特優勢成為中葡間歷史性的紐帶。
澳門金蓮花廣場上,五星紅旗在國歌聲中飄揚;冼星海紀念館、葉挺將軍故居等“紅色足跡”遍布濠江;2020年,首個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基地揭幕啟用,強化澳門青少年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及向心力,致力于以時代精神涵養青少年深厚的家國情懷……
藍白相間的瓷磚、葡式風情的街道、中西交融的建筑……特有的異域風情與中華傳統的文化底蘊交織,讓傳統與現代在澳門融合得剛剛好。漫步在澳門街道,不少老字號經過全新的視覺形象設計,得以創新運營、重塑新的文化內涵。
2020年是落實“珠澳合作開發橫琴”要求的開局之年,進一步深化珠澳合作,加快落實“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”的建設,充分利用澳門“一國兩制”的制度優勢及橫琴的地理、資源和空間優勢,將為澳門長遠發展,增添新動力,煥發新生機。
在中央政府支持、澳門特區政府統籌、社會各界響應和澳門市民配合下,憑借“早發現、早報告、早隔離、早治療”的“四早”策略,澳門有效地抑制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傳播?诎豆ぷ魅藛T和醫護人員持續奮戰在一線,用專業筑起了澳門抗疫的第一道防線。
引人工智能入城,為城市裝上“智慧大腦”,科技之光點亮濠江發展,創新之力引領金蓮未來。智慧城市建設令澳門數據活起來、信息連起來、成果用起來,相信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,澳門特區政府的帶領下,澳門同胞的團結努力下,澳門明天必定更加美好!
小到電子元件,大到行星宇宙,科技的氛圍在澳門逐步升溫!痘浉郯拇鬄硡^發展規劃綱要》提出要推進“廣州-深圳-香港-澳門”科技創新走廊的建設,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化創新平臺,更為澳門科技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。
澳門因地理位置原因,較易受到熱帶氣旋影響,俗稱的“臺風”便是熱帶氣旋其中一個強度等級。從2017年的臺風“天鴿”到2018年的臺風“山竹”,一年時間里,澳門抗臺風能力逐漸增強,澳門民眾防災減災意識與日俱增,澳門也逐步成長為市民和游客心中的安全港灣。
澳門,被譽為南海之珠,是中西文明交融之地。經過400多年的發展,來自西方的風俗習慣、建筑審美、職業技藝等裝點著澳門的各個角落。然而,就是這樣一座現代感十足的城市,卻常在不經意間讓人感受到她的傳統氣息,體會到她那獨特的氣質似乎從未改變。
澳門的城市味道常掩于市井之間,而屬于它的創意之源也在這座城市的老街古巷中生根發芽。富有特色的手繪地圖,新舊交融的創意手信,澳門的創業者們正在用他們的巧思和創造力,為澳門的文化產業注入新鮮活力,也為這座充滿故事的創意之城增添了生命力。
東西薈萃的社會文化,獨具魅力的旅游景點,享譽國際的全球美食……此外,澳門還是一個出色的世界旅游教育及培訓中心,憑借著先進的國際旅游培訓課程、經驗豐富的旅游管理人才、世界罕有的旅游休閑培訓環境,吸引著全球的旅游業界人士前來學習取經。
澳門是創意城市美食之都,這里既有著杏仁餅、水蟹粥等中式美食,又有著葡式蛋撻、葡式辣魚等葡國風味。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,澳門正不斷促進二者之間的交流合作,將葡式特色帶入中國,更將中華文化傳向世界。
杏仁餅、老婆餅、葡式蛋撻……這些讓人垂涎欲滴的澳門美食,代表了澳門的傳統味道。每一道看似簡單的美食,其實都融入了手藝人們的匠心和巧思。走進“創意城市美食之都”澳門的街頭巷尾,尋找這座城市能夠帶走的獨特味道。
路環被譽為澳門最后的后花園,有別于澳門半島市區的繁華熱鬧和氹仔金碧輝煌的奢華印象,這里依然保留著古色古香的漁村風貌。跟隨人民網的鏡頭,走進這座小城的漁人風光,感受這里的居民生活。
400多年前,葡裔人士移居澳門并開始繁衍,在為這座城市帶來獨特風貌的同時,也逐漸形成澳門居民新的組成部分——土生葡人。其實,土生葡人不單單只是中葡混血兒,由于歷史的原因,他們很多是葡裔與亞洲族裔通婚后在澳門所生的混血后代。
在經歷近500年東西方文化的水乳交融之后,今天的澳門匯聚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。來澳門,嘗嘗葡國沒有的葡國雞,品品澳門獨特的葡式蛋撻,吃吃巷里弄間的街頭小食,從舌尖上感受澳門融會中西、開放多元的風土人情。
澳門為什么叫“Macau”?大三巴牌坊原來不是“牌坊”?這些有關澳門的小知識你知道嗎?跟隨歷史的線索,走進澳門30平方公里的土地,從廟宇到教堂,從街頭到巷尾,穿梭在世界文化遺產“澳門歷史城區”,從一磚一瓦開始看見不一樣的澳門。